印刷中使用水性油墨要注意的問題
發(fā)布時間:
2025-03-24
資料來源:
格林春天作為水性油墨領域的領軍企業(yè),深耕行業(yè)20余年,致力于為非吸收性基材包裝印刷企業(yè)提供環(huán)保、高效的水性油墨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水性油墨以其環(huán)保性、安全性和優(yōu)異的印刷適性,逐漸成為印刷行業(yè)的主流選擇。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水性油墨的印刷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粘度偏差、干燥速度異常、輪廓模糊、套準困難、起泡、糊版等問題,印刷中使用水性油墨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使用水性油墨進行印刷時,需嚴格把控多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首先,水性油墨的印刷適性相當重要,對印刷工藝和印刷質量都有影響,主要包括黏度、觸變性、黏著性、pH值等性能指標,確保它們符合印刷要求。其次,要密切關注油墨的控制指標,如細度、pH值和干燥速度,這些直接影響印刷效果并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同時,切記不可將水性油墨與其他類型油墨混用,如醇性油墨和溶劑型油墨等,以免產生質量問題。使用水性油墨時,應將其攪拌均勻,測量黏度合適后倒入墨槽,若黏度不合適,可用稀釋劑或增稠劑進行調節(jié),在印刷過程中,由于水的揮發(fā),水墨黏度會升高,pH值下降,需定期攪拌油墨,并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黏度和pH值,保持在適宜范圍內,發(fā)現(xiàn)油墨黏度升高或超出控制范圍時,應及時采用稀釋劑和pH穩(wěn)定劑進行調節(jié),以保證黏度和pH值的穩(wěn)定。
1.黏度的控制
黏度是表示油墨流體分子間互相吸引而產生阻礙分子相互運動的能力,是阻止流體流動的一種性質,是水性油墨應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標。由于黏度直接影響著油墨的轉移性和印刷品的質量,因此,對油墨黏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印刷過程中.水墨的黏度過低會造成色淺、網(wǎng)點擴大傳墨不均勻等弊病:反之,若水墨的黏度過高,則油墨的轉移性能比較差,容易出現(xiàn)臟版、糊版等弊病。
柔性版水性墨一般不稀釋而直接使用,其粘度范圍可在30秒-45秒/25℃(涂4#杯),紙箱用柔性版水性油墨粘度可低一些,只要定時補加水量穩(wěn)定劑,其粘度變化就可以基本得到控制。凹印水性墨按傳統(tǒng),一般用乙醇和水1:1的稀釋劑進行稀釋,使用粘度一般控制在15-45秒/25℃。
印刷過程中,水性油墨的黏度是保持油墨正常傳遞、轉移的必要條件。影響水性油墨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連結料的黏度。對于使用同一種顏料的油墨,連結料黏度大,油墨的黏度也大。
(2)顏料顆粒大小、含量及分散狀況。同一種連結料,如果顏料用量相同,則顆粒越大,黏度越大,反之,黏度越小。顏料分散得越好,油墨的黏度越小,反之,油墨的黏度則大。
(3)溫度變化。溫度高時,油墨內部分子相對移動能力增強,黏度下降;溫度下降,油墨分子內聚力增強,黏度上升。
2.觸變性
油墨在外力作用下引起流動性能變化的性質稱為油墨的觸變性。在印刷機上,由于墨輥的作用,油墨傳遞時的流動性,延展性也隨之增大,直至轉移到印張后,外力消失,其流動性、延展性減小,油墨由稀變稠,從而保證印跡、網(wǎng)點的準確性與清晰度。油墨具有良好的觸變性時,有利于油墨順利、均勻的轉移,提高油墨的轉移率。決定油墨觸變性的因素如下。
(1)顏料的性質。表面吸附性強的顏料制成油墨后,觸變性大,如同一種類型的炭黑顏料,用臭氧對其表面進行氧化處理,降低其表面吸附性,制成的油墨要比未處理的炭黑制成的油墨觸變性小。
(2)顏料的用量。用量大,觸變性也大,因為顏料分子相互吸引而絮凝的緣故。
(3)顏料顆粒形狀。顏料呈針狀和片狀的油墨比呈粒狀的觸變性要大一些。
(4)顏料的潤濕性。顏料與連結料潤濕能力差,油墨的觸變性大,反之,則小。
如果水性油墨的觸變性過大,由于柔性版印刷的墨路較短,會造成供墨不流暢,甚至會出現(xiàn)供墨中斷的現(xiàn)象,無法保證均勻、準確的供墨量。如果水性油墨的觸變性過小,由于油墨在紙張上的浸潤和過度鋪展會造成網(wǎng)點增大,文字、線條會變粗。不同類型的柔性版印刷對油墨的觸變性要求會有差異,一般網(wǎng)線版、文字版和線條版要求油墨的觸變性略大些;大面積的實地版則略小些。
3.黏著性
油墨阻礙墨膜剝離的能力,稱為油墨的黏著性。它對于印刷的順利進行極其重要。柔性版印刷對水墨黏著性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水性油墨的黏著性要小于紙張的結合力。水性油墨的黏著性較大時,油墨分離困難,印刷機上油墨延展就不均勻。油墨層在紙張與印版間分離時,如果阻力超過了紙張的結合力,就會產生紙張拉毛,甚至剝離的現(xiàn)象。
(2)第一色油墨的黏著性要大一些,后面各色油墨的黏著性均要逐漸降低。否則,會出現(xiàn)后印油墨把先印油墨黏走的情況。
4. PH值的控制
PH值是決定水性油墨制造及其印刷適性技術成敗的關鍵。在使用水性油墨時,需要精確控制其黏度和PH值。它的PH值應控制在8.0~9.5之間為好。如果水性油墨的PH值太高,堿性太強會影響油墨的干燥速度,出現(xiàn)背面粘臟,耐水性差;如果PH值過低,堿性太弱會使油墨的黏度升高,干燥速度變快,容易造成臟版、糊版和起泡等缺陷。
水性油墨的PH值主要依靠胺類化合物維持。在印刷過程中,由于連結料中的胺不斷揮發(fā),PH值會下降,影響印刷質量。在實際控制中,一方面要盡可能避免胺類物質外泄,如蓋好油墨槽的上蓋;另一方面要定時、定量的向墨槽中添加穩(wěn)定劑。PH值偏低時,可加入PH值穩(wěn)定劑或少量的堿性物質;PH值偏高時,可加入溶劑或稀釋劑極性稀釋。溫度、濕度的控制。
二、水墨的印刷適性受印刷條件、承印物表面特性、環(huán)境溫濕度、存放時間長短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因此在使用時,需要用一些助劑對水墨做細微調整以獲得印刷效果。
水性油墨中常用的助劑有色料、pH值穩(wěn)定劑、慢干劑、消泡劑、沖淡劑等,印刷中要熟悉助劑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1)色料用于加深顏色,其用量一般應控制在0~30%,超過30%將會使水墨中連接料含量過低,導致其附著力和耐磨性下降。
(2)pH值穩(wěn)定劑用于調節(jié)和控制水性油墨的pH值,使其穩(wěn)定在8.0~9.5,保證水性油墨印刷狀態(tài)。同時,它還可以調節(jié)水性油墨的黏度,并對油墨進行稀釋。
(3)慢干劑用于降低水墨的干燥程度,慢干劑可以抑制和減緩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油墨在印版上干燥,減少堵版和糊版等印刷故障的發(fā)生。慢干劑的用量一般應控制在總墨量的0~10%,如果加入量過多,油墨干燥不,印刷品就會粘臟或產生異味。
(4)沖淡劑主要用于降低顏色的,用量不限。但加入大量沖淡劑可能會導致水墨黏度略有上升,這時可同時加入少量稀釋劑進行調節(jié)。
(5)稀釋利主要用于降低水墨的黏度,用量應控制在3%以內,才不致降低水墨的顏色,并可保持水墨的pH值不變。稀釋劑應邊攪拌邊緩慢加入以防黏度過低。如果加入較多的稀釋劑或使用硬度高的自來水稀釋會產生氣泡,這時應加入消泡劑。
(6)水性油墨使用中出現(xiàn)泡沫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其以水作為稀釋劑,在乳液聚合時就必須使用一定數(shù)量的乳化劑,使乳液體系表面張力大大下降。消泡劑的作用是抑制和氣泡的產生,避免因產生氣泡而出現(xiàn)針孔、漏白、墨色不均勻等印刷質量問題,但一般消泡劑的用量要控制在0.1%~0.2%。
三、水性油墨干燥速度的影響因素
水性油墨干燥速度是指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后干燥所需的時間,如果油墨干燥太快,就會在印版和網(wǎng)紋輥上干燥并逐步堆積,并可能堵塞網(wǎng)紋輥,造成半色調網(wǎng)點的丟失或者破壞,實地部分出現(xiàn)漏白等。而油墨的干燥速度過慢,在多色疊印中還會引起背面粘臟。
可以說干燥速度如何是判斷水性油墨印刷質量如何的一個重要標準,既然干燥速度如此重要,那么影響水性油墨干燥速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PH值,PH值是指水性油墨的耐堿性,它是決定水性油墨質量好壞和印刷適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水性油墨的PH值太高,堿性太強會影響油墨的干燥速度,出現(xiàn)背面粘臟,耐水性差;PH值過低,堿性太弱會使油墨的黏度升高,干燥速度變快,容易造成臟版、糊版和起泡等缺陷。正常情況我們應該把水性油墨的PH值控制在8.0-9.5之間。
(2)印刷環(huán)境,除了油墨本身之外,我們所印刷的外部環(huán)境如何也會影響到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比如印刷車間的溫度和濕度就影響著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相對濕度達到95%與65%相比,干燥時間幾乎相差2倍以上。同時通風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會影響著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通風程度好,干燥速度快,通風差,干燥速度慢。
(3)承印物,當然除了以上兩個之外,由于水性油墨印刷到承印物表面時會受到承印物本身PH值的影響,紙酸性高時,水性油墨中作為催干劑的偶聯(lián)劑不起作用,水性油墨中堿被中和,使干性提前;紙堿性高時,水性油墨干燥慢,有時又限制了水性油墨達到完全抗水。因此承印物材料的PH值如何也會影響到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
印刷結束后,應妥善保存剩余油墨,以備下次再用。防止由于水墨表面結膜、變稠甚至變干。水性油墨宜存放在通風陰涼的室內。此外,印刷設備上的殘留油墨應及時清洗,確保設備清潔,無法用清水洗凈的墨可用清洗劑進行清洗。
通過科學管理水性油墨的流變特性、優(yōu)化印刷適性、精準控制干燥速度,格林春天水性油墨可顯著提升印刷質量,減少生產損耗,同時滿足環(huán)保要求。其?無毒、無腐蝕性、不燃不爆?的特性,以及?高色含量、低粘度、快干燥?的優(yōu)勢,使其成為包裝印刷行業(yè)的理想選擇。